省立安徽大学时期(1930-1939)

1930年4月,校长王星拱向安徽省政府递交辞呈书,由杨亮功任安徽省立大学代理校长。6月,省政府任命杨亮功为安徽省立大学校长。杨亮功到任后,即“遵照部令”,按照教育部要求,将安徽省立大学易名为安徽省立安徽大学,并修订学校组织大纲。

1
19

安徽大学校歌

安徽大学校歌

2
19

省立安徽大学校徽

省立安徽大学校徽

3
19

省立安徽大学大门

省立安徽大学大门

4
19

省立安徽大学组织系统图

1930年省立安徽大学组织系统图。

5
19

省立安徽大学一院办公楼

1930年4月,王星拱辞去安徽大学校长职务,由杨亮功任代理校长。6月,省政府任命杨亮功继任校长。杨亮功按照教育部要求,将安徽省立大学易名为省立安徽大学,决定停止招收预科,扩充已有文、法、理三院。各系修订组织大纲,确立本系办学方针,制定教学计划。当年,学校招收本科生100余人。原预科生分别转入各系一年级,取消预科。至此,省立安徽大学文、理、法3院本科生达300余人,规模初具。图为省立安徽大学一院办公楼。

6
19

省立安徽大学红楼

省立安徽大学红楼。

7
19

省立安徽大学礼堂(书院讲堂)

1931年6月,杨亮功辞职,省政府任命何鲁代理校长。1932年3月,何鲁辞职,省政府任命程演生继任。程多方奔走,筹措经费,终使学校在5月恢复上课。之后,又组织安徽大学校董会,继续多方筹措资金,另购土地,扩建新校舍,到1934年使学校校舍获得很大发展。图为省立安徽大学礼堂(书院讲堂)。

8
19

省立安徽大学校舍

省立安徽大学校舍。

9
19

陈望道教授

1934年1月,程演生辞职,傅铜继任校长。傅任校长期间,筹备开办农学院,省政府拨安庆大渡口农田400余亩为农学院农事试验场,又拨霍邱城西湖30万亩为安徽大学学田、收入作为学校办学经费。1934年7月,傅铜辞职,省政府任命李顺卿为校长。李任职期间,安徽大学在霍邱城西湖的农田连年大丰收,田租收入多达70万元,遂计划在安庆风景区鸭儿塘扩建新校舍。知名学者陈望道、周建人、郁达夫、苏雪林、朱湘等皆来省立安徽大学任教。图为陈望道教授。

10
19

周建人教授

周建人教授。

11
19

郁达夫教授

郁达夫教授。

12
19

苏雪林教授

苏雪林教授。

13
19

朱湘教授

朱湘教授。

14
19

省立安徽大学时期的出版物

省立安徽大学时期的出版物。

15
19

学生组成抗日义勇军

1937年,日寇大举入侵,抗日战争全面爆发。1938年春,战局恶化,日寇逼近,安徽大学所有图书仪器,由李顺卿校长和部分老师运往湖北沙市。随后,李只身去重庆,大部分教职员工先后离校。1938年3月,省政府任命安徽大学农学院院长汪洪法为安徽大学主任保管委员,暂时主持校务。5月,日寇飞机轰炸安庆,汪洪法率安徽大学师生撤离安庆,沿安合公路北上六安,准备到霍邱安徽大学农场恢复农学院。7月,六安、霍邱相继告急,学校转迁立煌县(今金寨县),派人到汉口筹设安徽大学办事处。不久汉口告急,安徽大学办事处撤至重庆。图书仪器船运至湖北沙市,拟图复校,终以时局恶化、经费断绝而作罢。图为学生组成抗日义勇军。

16
19

女子救护队

女子救护队。

17
19

抗战时期省立安徽大学辗转过程中仍坚持办学

抗战时期省立安徽大学辗转过程中仍坚持办学。

18
19

抗日救国会游艺赈灾施放寒衣

抗日救国会游艺赈灾施放寒衣。

19
19

学生抗日义勇军

学生抗日义勇军。